开云登录网页

一份合同一个矿业工程服务的“开滦品牌”

主要结构

  10月12日,开滦集团矿业工程公司与陕西崔家沟能源有限公司在西安举行崔家沟煤矿整体托管签约仪式。

  在陕西铜川崔家沟煤矿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安全智慧管控平台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在研讨技术问题。

  “百年国企,传统优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交给你们,我们放心!”10月12日,开滦集团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矿业工程公司”)与陕西崔家沟能源有限公司举办签约仪式,续签为期6年的整体托管合同。仪式上,陕西崔家沟能源有限公司代表用短短24个字表达了对“开滦品牌”的认可。

  信任,源于品质。2020年10月13日,双方首次牵手,签订为期3年的整体托管合同。3年来,开滦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造的精神,充分的发挥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让崔家沟煤矿实现质和量的双提升。

  “近年来,我们一边走出去寻找煤炭资源,一边凭借管理、技术等经验,向各地矿山公司可以提供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理、技术服务和托管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矿业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艳国说,如今,作为开滦集团“三柱一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生产服务业正成为百年开滦转型发展新引擎,让“开滦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经过3年努力,我们有付出,但更有收获,双方合作达到了预期效果!”10月12日,整体托管合同签约仪式现场,矿业工程公司陕西铜川分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左玉堂说。

  2010年初,刚工作没多久,左玉堂便赶上了荆各庄矿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口——经过连续多年的开采,荆各庄矿可排产储量到2010年仅剩下300万吨,按照年产120万吨的数量计算,关井已进入倒计时。

  矿上几千人咋办?消极“躺平”,意味着人员分流,给企业增加负担的同时,员工发展空间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从情感上难以接受。

  “资源枯竭,思路不能枯竭;资源有限,发展可以无限。”面对资源型企业难以逃避的宿命,荆各庄矿干部职员作出了决定:“不等不靠找出路,对外创收谋发展。”

  “以内部为着眼点,以外部为重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方面提高企业经济总量”,荆各庄矿的转型之路由此延伸——由维持生存向发展保障转变,由依赖本部矿井向解放本部矿井转变,由生产型矿井向生产服务型矿井转变,由过苦日子向过好日子转变。

  企业闯出“活路”,职工开辟“生路”,通过地面单位职工向辅助单位岗位转移,辅助单位职工向井下生产单位岗位转移,女职工向男职工岗位转移,本部职工向外部创收岗位转移,荆各庄矿“挤”出了1000多名管技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入转型发展大军中,为转型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左玉堂便是其中之一。

  在荆各庄矿领导班子分赴各地找项目、谈合作的努力下,2010年5月,荆各庄矿与内蒙古太西煤集团签订了托管红沙岗矿的合作协议。

  收获首单,托管团队在兴奋之余,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进驻托管煤矿之后,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不叫苦,保安全,抢生产,次年8月,矿井实现了联合试运转,并于2013年1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

  有了第一单的经验,荆各庄矿一鼓作气,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先后与山西华烨能源有限公司、山西新民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和大唐陇东能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增加了对外创收的体量。

  随着与多个煤企开展合作,荆各庄矿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效益,更带来了变革——

  2014年7月1日,开滦集团在原荆各庄矿班底上组建开滦集团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开滦进军生产服务业和发挥职工潜力的平台。

  2020年10月13日,矿业工程公司与陕西崔家沟能源有限公司(原陕西省崔家沟煤矿)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整体托管合同。彼时,左玉堂正在内蒙古敖劳不拉煤矿项目部任经理。

  敖劳不拉煤矿是矿业工程公司首个全周期的矿井托管项目,尽管面临着重新再启动时的“先天不足”,但“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用事实作出了有力回答:正式进驻的第25天,巷道就具备了通车条件;第35天,辅运巷恢复通风并具备运输条件;第40天,6102工作面具备了出煤条件……

  面对敖劳不拉这座基础差、底子薄、设备旧并且停产两年多再复工的民营煤矿,开滦人不仅能做到使矿井起死回生,且创出佳绩。当面对崔家沟这座国有大型煤矿时,更是满怀豪情。“当时,大家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有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及开滦人特别能战斗精神。”左玉堂说。

  面对“新战场”,矿业工程公司迅速组建14人的首批管理团队奔赴陕西。随即,综采、机电、运输、通风等专业近十批队伍的职工,全部如期进驻崔家沟煤矿。

  向崔家沟煤矿所在地陕西省铜川市一路前行,车窗外一侧是黄土沟壑,一侧是连绵的山丘……10月4日,潘建龙结束休假,乘大巴车抵达崔家沟煤矿。

  作为首批派到崔家沟煤矿的职工之一,潘建龙不禁感慨:“3年前,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时间段,我到了这里。”

  潘建龙回忆,初到陕西,陌生的外部环境,陌生的地质条件,并没有难倒走南闯北的项目部员工。

  崔家沟矿井停产期间,为避免采空区自然发火,曾注入大量零下37摄氏度的液态二氧化碳,这就导致三机设备和液压系统全部瘫痪;

  由于长期停工,108组液压支架尾梁把后部刮板运输机压住,无法运转,还淤满了煤泥;

  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项目部班子成员主动加压、轮流带班,组织精兵强将,吹响了清淤“冲锋号”。

  由于作业空间狭小,最低处不足80厘米,员工们只能蜷缩着身子,调整好姿势,或跪着、或趴着、或侧身,将铁锹伸进缝隙,把大块煤泥一点点抠出来,最后用水将附着在设备上的小片煤泥冲洗干净。

  在清淤过程中,员工们的体力消耗非常大,每个人只要干上半个小时,身上的工作服就会被汗水浸透。“大家没退缩,没叫苦,就凭着骨子里带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潘建龙说,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仅用了6个班的时间就将煤泥彻底清除。

  2021年2月初,正值年关,液压支架“旧病复发”,108组支架整体从机尾倒向机头,造成咬架、掐架,无法前移,综采工作面生产再度陷入僵局。“把刘宗国调来!”公司领导当机立断,将在外埠打拼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综采工作经验的内蒙古敖劳不拉项目部综采队队长刘宗国,调往崔家沟煤矿接任综采队队长。

  “去的路上,我就忙着跟现场工友了解情况,大家普遍反映,看着状况不错的设备,却或多或少存在着肉眼不可见的‘内伤’,总是造成采煤机频繁停摆、刮板输送机经常断链、外围皮带运输系统运转不畅、液压系统濒临瘫痪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上产。”刘宗国说,特别是锈蚀严重的液压系统,让大家深感头痛,每次更换损坏的管子最快也要一个小时,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几分钟就够用了。

  农历腊月二十九,刘宗国在摸清综采工作面底数,并征得上级领导同意后,作出决定:大年三十,综采队员工全部入井,开展抢修大会战。

  “紧急时刻,就要显担当,这场会战不能输!”刘宗国深知,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外打拼,还要在异地过年。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要求大家下井干活儿,情绪难免出现波动,打开员工的心结就显得很重要。

  “来到这里,咱们就是一家人。现在的井下是个啥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这几天咱们不拼一把,等年过完了,工作面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到时候还能出煤吗?”刘宗国掏心窝子的实在话,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年三十,97名综采队员工一个不落地分三班展开抢修大会战。刘宗国第一个下井,带领员工按照事先反复论证的方案,从机尾开始一点点找量,扶正支架并做好保护。

  3天之后,108组支架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向前推进了0.6米,既为稳产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坚定了员工的信心。

  随后,刘宗国又组织制定了工作面周期来压防范、后溜周清理、机电强制检修等13项保稳产上产措施。

  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先后打赢了作业现场清淤、标准化治理、工作面上产三大攻坚战,实现了崔家沟煤矿原煤产量的持续攀升,最高日产突破了12000吨,最高月产达到了19.45万吨。

  10月24日,笔者在崔家沟煤矿智能化监控平台主控室看到,偌大的屏幕被分为一个个小格子:空气压缩机房、采煤工作面—转载机、杏树坪行人斜井口……每个格子都清晰地显示着井下各个重要点位的安全运行情况。

  而在下排左下角位置,却有一处无点位显示,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数字代码。这是什么部位?面对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三盘区外车场,我们新增加的点位,还没有来得及在屏幕上标注。”

  工作人员说,三盘区外车场是双道车场,矿车在此处倒车,而此处同时又是工人上井的通道处,属于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所以,我们把这里新增为安全监测点位。”

  “提升安全,离不开精细管理。”矿业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晓光说,抓实安全自主管理是关键。

  为此,矿业工程公司在区队、班组、员工三个层面下功夫,做到岗位员工自律、班组自控、区科自管,并依托线上培训和考试平台,持续开展每日一学、每周一答、现场抽测等活动,推动素质提升向全体管技人员延伸,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行业法律和法规、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全方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矿业工程公司CEO史贵生介绍,矿业工程公司正全力推进综合信息化平台“一张图”建设,将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等各要素纳入平台,与手机和电脑联网,实现自动分析统计、数据实时更新、手机App查询预警、短信提醒提示、信息定向推送、刚性考核评价、自动分类归档7大功能,做到与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深层次地融合、功能无缝对接,真正向管控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为提升管理质效,矿业工程公司所属各单位正大力实施工艺创新和技术升级,快速推进煤炭智能化、自动化开采,实现矿业工程服务向科学化、高效化、环保化升级。同时,开展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广泛推广应用视频矿灯、顶板高压水预裂技术、掘锚一体机等先进设备和前沿技术,实现强科技、上装备、优工艺、促发展。

  随着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崔家沟煤矿先后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陕西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及“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凭借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管理、过硬的队伍,矿业工程公司收获了效益、赢得了市场。“赢得认可,叫响品牌,证明这条路走得通,我们更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周艳国说。

  按照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矿业工程公司正着力打造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五位一体”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外矿业工程服务市场,努力提升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品牌形象、发展质量、转型发展能力、技术管理上的水准,在重点项目推进、项目全流程管控、技术创新创效、人才队伍培养、和谐企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就要坚守两个原则,对内以‘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全面服务各生产矿井’为原则,对外以‘用成绩和诚意打开市场,树立开滦品牌’为原则。”周艳国说,今年,公司将快速推进实施“3+3”产业区域发展布局——

  做强“3个产业”,即做大做强设计监理、建筑施工、托管运营三大产业,打造做实“五位一体”全产业链现代生产服务体系;做大“3个区域”,即打造内蒙古、新疆、陕西及山西3个千万吨级煤炭产业基地,逐步扩大服务体量,擦亮开滦品牌。

版权所有:开云登录网页入口-开云官网电脑版 
辽ICP备05020199号
网站地图